秋分在每年公歷的9月22日,23日或24日,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,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八月中......解見春分”。“分”示晝夜平分之意,同春分一樣,此日太陽直射地球赤道,晝夜相等。此后,陽光直射位置開始進入南半球,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,氣溫降低,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。秋分,“分”即為“半”。秋分時,地球絕大部分地區這一天晝夜均分,各12小時;在北極點與南極點附近,這一天可以觀測到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。秋分之后,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,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。
秋分養生-防秋燥 養脾胃
秋分表示已經真正進入秋季,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,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,起居、飲食等方面,也要做出相應調整。
1秋分養生先養肺
2秋分時節謹防“心衰”
3更要注重胃部養護
秋季的干燥天氣,會帶走體內的津液、水分,使得人體出現陰虛火熱的情況,比如眼睛干澀、喉嚨干癢咳嗽、臉上的皮膚起屑等。
而在中醫看來,唾為腎之液,有滋潤皮毛、五官,濡養內臟骨骼以及腦髓的作用。唾沫充沛,人的皮膚就飽滿、年輕而滋潤,反之則干癟起皺、易于老化。
改善臉部干燥-按摩合谷穴/迎香穴
按摩合谷穴和迎香穴,也可以改善臉部皮膚的干燥問題。這兩個穴位是臉部美容大穴,經常按摩,可以改善臉部循環讓人擁有健康好氣色。
每天按摩兩手合谷穴各30--50次,以產生的酸脹感傳達到上肢為度。 按揉的時候用拇指直接用力對迎香穴進行按操,一直到感覺發熱為止。
貝母雪梨 潤肺涼心
秋燥的時候最適宜吃梨,尤其是口渴咽痛、聲啞干咳、咯血、皮膚干燥等癥狀發生時,趕緊吃些梨,可以幫助你抵御秋燥邪氣,潤澤肺臟。
做法 : 將梨洗干凈,切下蒂頭,梨的中間挖出一塊果肉:放入貝母,再蓋上蒂頭。把梨放在電飯鍋里燉一下,然后飲湯,將梨和貝母一起吃。
友情鏈接:
酷播云 搜狐網 嗶哩嗶哩 秒拍 網易 豆瓣網 梨視頻 好看 百家號 百度貼吧 西瓜視頻 車家號 新浪微博 全民小視頻 知乎 今日頭條 大魚號 搜狗 騰訊視頻 騰訊微視 優酷 愛奇藝 快手 小紅書 抖音 QQ備份